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实现梦想的摇篮

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当前位置: > 文明城市 >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基本知识

时间:2016-12-30 09:51来源:办公室 作者:房磊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基本知识
1、什么是文明城市?
答:文明城市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是综合性最高的荣誉称号,是最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文明城市分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2、我们为什么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有助于我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有助于繁荣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助于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助于创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使人们生活安心、开心。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是合潮流、顺民意、得民心的大好事,是建设幸福美丽新菏泽的必然要求。
3、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主要采用什么方法?
答:省级文明城市测评的依据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目前主要采用网上材料申报、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种方法。
4、实地考察方法有几种?
答:具体有三种:一是实景(情)模拟验证。如:拨打法律服务热线和维权举报电话等;二是实地调查。即进入现场查证被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测评标准,如:到社区查看相关工作记录、模拟投诉等;三是实地观察。在实地考察点、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如在交通人流高峰期(7∶30-9∶00或16∶30-18∶30)抽查主干道和非主干道的主要交通路口,记录15分钟内违章情况;观察车辆在1个交叉路口3次绿灯显示能否通过;查看各类设施、标志设置情况。
5、省级文明城市测评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
6、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申报条件有哪些?
答:评选省级文明城市必须获得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并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前置条件,低于85分不得申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城市不得申报:(1)申报前12个月内党委政府一把手严重违纪或违法犯罪;(2)申报前12个月内曾发生有全省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影响恶劣或大面积“黄毒赌”案件、重大特大环境事件;(3)测评暗访中,市民对创建工作满意率低于70%的,或三年测评总成绩低于75分的,或存在隐瞒事实、弄虚作假问题的。
7、省级文明城市如何管理?
答:省级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前两年进行年度测评,第三年进行综合测评。将三年成绩按一定比例相加得出总成绩;依据总成绩确定新一届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实行动态管理措施,除正常测评外,还设置了30项负面清单。
8、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理念是什么?
答:让城市更美丽,让市民更幸福。
9、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理想信念教育要加强。广大干部群众要全面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国梦”,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播。各类媒体要刊登刊播、公共场所和设施要张贴悬挂,专家学者要宣讲解读、民间文艺团体要巡演传播,让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三是文明道德风尚要培育。广泛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文明餐桌”、“节俭养德全民节约”和道德模范选树活动;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广泛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90%;倡导文明旅游,强化“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刊播宣传。
10、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政务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党员干部要根据“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要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委和纪委要落实好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二是政务行为要规范。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做到政务公开,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推进综合执法,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
11、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法治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不低于80%。二是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设立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权和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合法权益。三是城市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群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务,并将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形成制度。
12、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市场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设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一是要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在重点领域建设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的平台,并制定守信优待政策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二是打击假冒伪劣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要健全,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要到位。三是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要文明诚信。
13、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社会文化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要健全,有常态化的工作品牌。二是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广泛深入,3-18岁未成年人能熟知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清明网上祭英烈”、六一“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七一“童心向党”、十一“向国旗敬礼”、“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为主体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扎实有效。三是中小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文明素养提升,全力打造文明校园。四是社区要有家长学校和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有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措施。五是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要规范,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要常态化、效果实,黑网吧、不良游戏和淫秽图书整治要到位。
14、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生活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设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一是人均GDP水平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效运行,路灯、排水、隔离带等市政设施和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完善,主要街道、背街巷和公共场所干净整洁,社区生活环境优美有序。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逐年增加。四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每千名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不低于0.83人。五是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不低于90%,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年度控制目标。
15、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社会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到位,食品经营单位和集贸市场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做到及时查处,无漏报、瞒报;建立饮用水安全定期监测、检测发布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健全。二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社会面、重点单位及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有效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两抢一盗”犯罪、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毒贩毒及传销活动。
16、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生态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是城市建成区绿化率不低于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8平方米。二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5%,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得到彻底消除,城市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不断优化;没有被环保厅挂牌督办或区域、流域限批,没有因市域内环境污染事件造成本地或其他地区饮用水源地污染并停水的事件。三是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规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计划指标。
17、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长效工作机制有哪些要求?
答: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立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一是组织领导体制要健全。党委、政府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把创建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工作制度和保障措施健全。二是市民群众广泛参与,群众满意度调查不低于80%。三是文明单位引领示范。将文明单位创建延伸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窗口行业。四是城乡共建。文明单位与村(社区)结对帮建呈常态化。五是切实加强动态管理。有创建活动的工作标准和长效机制。

------分隔线----------------------------